3月3日,市政府新闻办举办“2023年青岛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攻坚行动”主题系列发布会第八场,重点介绍2023年李村河(张村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开发建设攻坚行动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人

丁树更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副局长

臧佩山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总规划师

董如增 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

刘 峰 市水务管理局副局长

夏 娟 崂山区城市运行服务中心主任

中国网记者:请简要说明崂山区张村河治理的具体内容?

展开全文

崂山区城市运行服务中心主任 夏娟

夏娟: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崂山区委区政府以党的二十大精神统领全局发展,把2023年确定为“突破提升年”,张村河生态公园建设将紧紧围绕“强突破,促提升,当排头”的战略要求、作为全市李村河(张村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和综合开发建设的启动工程,扛起“打头阵,趟新路”的使命。

张村河崂山区流域,起于峪夼水库止于黑龙江路,流域面积约54平方公里,全长约17.9公里,腹地宽度为99m至484m不等,总用地面积约415公顷,属于北方地区典型的季节性河道。

先行实施的张村河(崂山段一期)综合治理工程位于崂山区张村河南片区,西侧起点为青银高速,向东侧伸,终点至松岭路。河道全长约4000米,研究宽度150-480米不等,总面积约77.74万平方米(不含北岸)。建设内容包括防洪工程、桥梁工程、管线工程、水环境处理工程、景观环境工程、智能工程及其附属建筑工程等。

张村河综合治理坚持生态优先,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河道景观设计,打造山林、水系、岸线、公园、绿道、人文、白鹭生态保护湿地等有机交融的优美景观风貌,高标准开展河道综合治理工作。通过把过防洪需求和景观设计相结合,在一期实施范围内将原有的硬质驳岸改造为自然生态驳岸,将原先等宽的河道改造为蜿蜒多变的河床公园;中心水域、浅滩湿地、滨水草甸区与滨水步道、亲水平台、生态林地穿插交融,打造多自然弹性河道景观,以净化湿地、水下森林等生态手段结合截污、补水、水循环,实现生态可持续性。同时结合城市更新实现功能置换,建设具有多元文化特色的国际人才公园、剧场、音乐厅等文化设施,提供人才沟通交流的公共平台;设置地标建筑及特色景观步行桥,创造有世界级影响力的休闲共享滨水复合空间;配备运动健身、文化艺术、科技交流、休闲生活、儿童活动、时尚商业街等功能片区,丰富国际人才的业余生活。通过特色亮化、智能化体系搭建以及科技秀、水幕电影等进一步提升核心区的魅力。

一期综合治理工程景观分为“三区三轴一园多节点”的空间布局。“三区”为文化运动区、中央滨水区、河床湿地区;“三轴”为创智大道景观轴、科苑大道景观轴、国际人才创智活力轴;“一园”为国际人才公园;还设置了运动天地、凌云步行桥、儿童天地、创智云厅等28处节点景观。

中国报道记者:青岛作为北方典型的缺水型城市,常出现旱季河道断流、雨季河道污染的情况,李村河作为市区内流域面积最大、支流最多的过城河道,也曾出现过类似问题。针对此类问题前期做过哪些工作,此次攻坚行动又将做些什么工作?

市水务管理局副局长 刘峰

刘峰:城市河道不仅具有防洪排涝功能,还具有提供水源、调节气候、降低环境污染等作用,是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和优化有着重要意义。

2018年以来,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李村河流域水环境治理相关工作安排,相继完成了李村河流域雨污分流(一期)工程排水管网改造、重点排水口清污分流示范工程等项目。雨污分流工程对李村河、张村河沿岸16处排水管网、9处污染点源进行改造,改造排水管道8公里,建设排水管道养护通道21处;清污分流工程新建一体化泵站2座、智能分流井12座,修复、新建雨水管道3880米、污水管道13614米,治理混接点12处。通过治理,河道污染持续降低,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针对河道断流问题,相继建设了李村河下游生态补水及调蓄工程和李村河中游生态补水示范工程,利用李村河污水处理厂、张村河水质净化厂和世园会再生水净化厂的尾水作为生态补水的水源,对李村河、张村河中下游生态进行补水,总补水能力24.6万吨/日,年补水近9000万吨,提升了河道水动力,恢复了水生态。

以此次李村河(张村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开发建设攻坚行动为契机,市水务管理局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协调加大河道治理力度,提高河道防洪排涝能力;二是组织继续开展排水管网排查整治,稳步推进雨污水系统提质增效;三是推进污水处理厂新建及提标改造工程,提高城市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能力。按照规划,将新建李村河北岸水质净化厂、扩建张村河水质净化厂二期,论证新建三角地水质净化厂,新增处理能力11万-21万吨/日。同时,按照全省城市排水“两个清零、一个提标”工作部署和李村河生态补水需求,出水水质都将达到类地表水IV类,李村河补水能力将达到35.6-45.6万吨/日。届时,水处理、水利用、水生态同步推进,上中下游补水三级联动,河道生态基流和水环境质量将进一步改善,实现“水流动起来、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生境活起来、风景美起来”的美好愿景,切实增强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百度青岛记者:李村河流域的综合整治,必将助力区域环境质量的提升,那么从水环境的提升的角度,将从哪方面入手,预计又将达到什么目标?

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 董如增

董如增:李村河流域的水环境问题,广大市民高度关注,也始终是我们生态环境部门关注的重点。近年来,我市多措并举,通过控源截污、清淤疏浚、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再生水循环补水等措施,李村河流域的水环境质量有了显著提升,从生态环境部设在李村河入海口的国控点水质监测数据看,水质均值已经由之前的劣五类,跃升为地表水三类,并且近三年持续保持。但从日常监测的水质变化情况来看,夏季水质较差、汛期水质不稳定的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

本次李村河流域环境综合整治,我们将突出源头治理,以该流域入河排污(水)口排查整治为重要抓手,有效消除雨污混排、污水冒溢、超标排污等影响流域水环境的顽疾。根据指挥部工作部署,我局组织对李村河和张村河干流及主要支流的各类排口进行详细排查,下一步将按照“排查、监测、交办、溯源、整治、销号、核查、监管”八步法,彻底摸清流域内排口底数,持续深入推进排口规范化整治,切实解决污水入河问题,努力提升流域水质达标的稳定性。

鲁网记者:请问李村河(张村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开发建设攻坚行动在自然资源和规划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城市设计方案征集具体怎么开展的?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总规划师 臧佩山

臧佩山: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李村河(张村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及开发建设的工作要求,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迅速行动,局主要领导牵头成立用地梳理与城市设计工作领导小组,主要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高效完成流域两侧现状用地及规划情况的梳理,根据两侧用地规划情况,结合我市重点低效片区再开发等,划定河道蓝线、绿线范围2.44平方公里、景观整治范围2.9平方公里。同时,确定了城市设计范围,摸排可开发地块基本情况,为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和开发建设提供基础。

二是扎实推进两侧城市设计。坚持生态优先,以打造绿色生态景观长廊和生态环保“绿腰带”为目标,通过方案公开征集方式,评选5家高水平设计机构参与方案设计竞赛,遴选高标准方案,统筹考虑李村河(张村河)两侧腹地功能定位、景观塑造和产业策划,对两侧14.43平方公里地块进行一体化城市设计,对重点地块进行详细设计,促进绿色、高质量开发建设。

三是积极做好规划服务和要素保障。通过城市设计规划引导河道生态环境治理,配合市住建部门启动河道景观整治详细方案的编制工作,为河道治理及地块开发建设提供规划、用地保障支撑。

为保障城市设计方案高标准开展,以高水平规划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本次城市设计以方案公开征集方式开展。今年1月10日,在青岛市政务网、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官网及主要媒体发布了方案公开征集公告并同步发布设计任务书,设置征集方案奖金,邀请有经验、高水平的设计机构参与征集方案。活动共有17家知名设计机构报名参加,经资格预审委员会对应征单位企业业绩、主创人员资历、技术保障及服务策划能力等综合比选,评定出5家高水平设计机构按照设计任务书要求进行具体方案设计。计划4月上旬完成设计方案,组织规划、交通、景观、城市设计、建筑等方面知名专家对城市设计方案进行评审,评选出优胜方案后进行深化设计,以高水平规划指导环境品质提升、城市功能完善,塑造滨河城市特色风貌,营造宜人活动空间,实现城市精细化规划管理,促进绿色、高质量开发建设。